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

AQUATICA +10 微距鏡實測

一直到現在,這種相片還是會不經意的出現在我記憶卡裡面
簡單來說就是景深非常淺就算了,非中心部份的影像常常會出現色散
這問題困擾我滿久的了
原本想說會不會是技巧的問題,所以一直沒去理他
直到最近想升級微距鏡了,才終於發現下面的事實 >.<

這次的主角
右邊,舊愛 Epoque DML-2 x2 微距鏡
左邊,新歡 AQUATICA +10 微距鏡

新玩具都拎回來了,偏偏來個颱風 >.< 不好下水
但評比還是要做的
他們未來要搭載的是 XZ-1
所以臉盆放滿水就給他下去試看看~

先比望遠端,XZ-1 的等效焦段在 112mm
AQUATICA +10(望遠端)
Epoque DML-2(望遠端)

喵的勒... 
舊的放大倍率還大些,真不知道現在 +10 是在標啥意思的...
至於成像效果還非常類似
接下來看廣角端,XZ-1 的等效焦段在 28mm 但會有成像圈,所以只能拉到 65mm
AQUATICA +10(廣角端)
Epoque DML-2(廣角端)


這下問題出現了
原來 DML-2 這顆老鏡,一定要在廣角端運作成像才會好...
搞我啊 >.<

這下看來沒換錯
那退下來的舊愛要怎處理勒 ??
既然他合適望遠,就讓他一次望個夠吧

兩顆疊一疊,效果加倍!(雖說畫質沒有非常優)

等哪天天氣好些我在下水測測去

後記,找到一篇國外的評測
DEEPSHOTS BIG UNDERWATER CLOSE-UP LENS TEST
看來 DML-2 的問題,還是有發生在目前其他新鏡上
能和 AQUATICA +10 比拼的,看似只有最近很紅的 Subsee +10
不過兩者使用上特性有點不同,有需要的朋友不妨找家店實測去

我的水攝相機進化.. 論 ?!


正好趁這個機會,回顧一下我用過得水攝機台,發現...
有的事明明很簡單,偏偏有人就要弄得很複雜 >.<

從頭來看

2009/09 濫觴
主機 : 二手的 Olympus C-7070wz + PT-027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 
底座 + 兩節燈臂
後來發現 Housing 有輕微裂損 =.=,10m 會開始滲水... 拿 AB 膠補強後堪用
鑑於 C-7070wz 低光度對焦不夠力,右半加上對焦燈
用了很久之後才發現,對焦燈不能是聚光的... 要不會有光班
(閃光燈附的在拍照那一瞬間會熄掉)
另外將內閃遮蔽

2009/10 增加夜潛用主燈
主機 : 二手的 Olympus C-7070wz + PT-027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 
底座 + 兩節燈臂
夜潛燈 : 二手的明耀 21W 聚光 HID,基本上還不錯用

2009/11 敗入第一顆微距鏡

2009/12 打算徹底解決 C-7070wz 低光度對焦慢的問題...
解決方法,自製環燈一組!
同時原本裂損的 PT-027 也由國外弄回來的 PT-020 取代

2010/02 環形補光燈原型 no:1 上線


2010/03 燈臂整合式電池盒上線!  
主機 : 二手的 Olympus C-7070wz + PT-020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 + inon D-180
底座 + 四節燈臂
夜潛燈 : 二手的明耀 21W 聚光 HID

在這個時間點原來小小的水攝組,已經莫名其妙的長出第二顆外閃、第二組燈臂、三個硬點(給夜潛登用...)
整組補光燈印象是水密沒做好,還是電線不耐鹽水侵蝕,不過實驗還算成功


2010/04 環形補光燈原型 no:2 出廠!


2010/05 越來越誇張的架式
繼續膨脹-夜潛仕樣
2010/06 環形補光燈最後升級,電池倉修改為能調光的款式! 
主機 : 二手的 Olympus C-7070wz + PT-020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 + inon D-180
底座 + 兩節燈臂 + 浮力燈臂
夜潛燈 : 二手的明耀 21W 聚光 HID

搞了半年,最後發現... 弄太重了啦~~ 每次下水弄的和打仗一樣
況且這組環燈因為是用鋁塊車出來的,較內側的角度根本補不到! 
忘了用多久,除役 @"@~

這段期間還有浮力燈臂的出現,不過有搭載時的相片就是了...

2011/02 引進土砲 LED 夜潛/攝影主燈

2011/04 引進 XZ-1

2011/06 更換燈架組
主機 : Olympus XZ-1 + PT-050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 + inon D-180
土砲燈架 + 兩節燈臂 + 浮力燈臂
夜潛燈 : 土砲 LED 夜潛/攝影主燈

原來小小的燈架組因為加裝太多配件,結果穩定度不足
想說既然都一堆土砲了,乾脆連燈架一起... 
這東西基本上是模仿 inon 做的,但偏偏因為鋁加工不易,改用不鏽鋼 >.<,
一樣是太重,失敗
加上浮力燈臂還算能用,但體積太大了... (光機器和身體的距離,都會影響重心)
夜潛仕樣,上面的土砲 LED 夜潛/攝影主燈說真的還不錯用,
但一樣沒考慮倒水中浮力,裝上後變成頭重腳輕.. >.<
2011/09 拆光光
主機 : Olympus XZ-1 + PT-050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
底座 + 兩節燈臂
夜潛燈 : 土砲 LED 夜潛/攝影主燈

終於有一天想通了,把該拆的統統拆一拆,恢復成最基本的仕樣
燈臂也弄短一點
感覺上,照的效果一樣嘛,反而更靈活 >.< 我之前到底在幹麼
2011/12 替換攝影燈
主機 : Olympus XZ-1 + PT-050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
底座 + 兩節燈臂
夜潛燈 : Watershot 攝影燈

最後,把土砲 LED 夜潛/攝影主燈 換掉了
到不是說他難用,就是重而已...
感覺上.. ~ 繞了一大圈 >.<#

2012/09

主機 : Olympus XZ-1 + PT-050
閃燈 : 二手的 inon D-2000 type3
底座 + 兩節燈臂
夜潛燈 : Watershot 攝影燈
微距鏡 : AQUATICA +10
廣角鏡 : INON UWL-100 TYPE2

這串下來,事實上一直沒介紹到我的鏡組
事實上,我微距鏡到目前已經是第三代了,改天在開專文介紹
這次跑了趟科摩多
終於有機會讓我那顆一直沒有機會出場廣角鏡上陣
(害我背了12公斤上飛機,但帶回來的成果~ 爽啊)

2013/2/22

又到了交接的時候 ^_^
XZ-1 表現真的不錯,不過畢竟是兩年前的機器
再拍了 5000 多張相片後,我決定稱他還有殘值時出手
連同之前 Nikon FM3a 和他鏡頭群一起
賣掉後回收現金差不多剛好 E-PL5+鏡頭+Housing 
今天夏天就看他表現了

ps..元佑這次佛心來的,PT-EP10 報價比日本水貨還便宜好一節,衝了啊

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

在水下怎拍好小東西 - Olympus XZ-1


這篇文章緣起於最近有些朋友在問我 XZ-1 要怎樣設定,
閃燈要怎搭配才能照出像這樣的相片?
這... 說來話長 >.<
真要扯,要看潛點、中性浮力、天候、睡況、節氣... 運氣、人品等等一堆子OOXX的因素 *.*
但若僅僅考量相機,那就容易多了 ^^"

首先來看看要敗哪些
左起,PT-050 防水殼(假設你已經敗入 XZ-1)
閃燈一顆,我個人是用 INON D-2000 type-3,外加 -0.5 擴散片
Epoque DML-2 微距鏡,光纖線等等... 
上面這些東西除了 Housing 外,絕大部分都是網拍上「淘」出來的
要不實在太貴太貴(要知道 D-2000 就快比 XD-1 + Housing 還貴)
另外微距我上面做了條固定繩,免得失手買了閃燈,接下來就要跳入另一個錢坑了... 燈臂組燈臂組有大有小,但以拍微距來說,燈臂重點不在長,重點在靈巧
所以在經過 n 次調整後,剩下這些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0 公分上下的燈臂兩根,八字夾兩組,多功能底座一組 ^^"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為啥這底座號稱多功能勒~
事實上一般來用只要右邊那握把+球頭就夠了
但我有時會夜潛,所以多了左邊的球頭裝夜潛主燈,另外還有微距鏡的臨時安置架
至於右邊下面的白鐵環可在必要時加裝D型環方便固定用
另外千萬記得要加一組失手繩(進口的好些,台制的會在特定角度脫落)
最近才有一位朋友的相機放流去... 嗚呼最後介紹最新加入的組件...
迷你探棒一支
(基於要拍得東西一般不大,傳統的探棒又太大支,所以... 想辦法 DIY 吧)
這隻探棒能喇能戳還能夾,優!

以上,裝好差不多會像這樣
我知道我省略了很多... 不過重點零件都有到就好~

就這樣?!

是的,如果有注意我相簿的朋友就會知道
現階段水攝我都以微距為主
水裡的微距勒,大多是相機與被攝物距離在 20cm 以內
所以雖說有些前輩喜歡外閃拉的遠遠地用
我寧可貼近一些,好操作,光線包圍性也強一些
另外燈臂這樣安排,是為了方便調角度,實際玩看看就知道了

故水中運用的場景,一般會像下面這樣另因為台灣水域能見度常常一般... 
(東北角 15m 都要去拜拜了,對吧)
所以拍出來的東西常常懸浮顆粒嚴重,像這樣(很 Low 吧 T.T)這時要應該要注意的是
「打光的方向與鏡頭的方向不可以一樣」
(這樣看來,有要拍廣角的燈臂還是... 自己決定吧 ^^" )
但叫微距來說,像下面這樣的配置就算是能見度只有一米的水域,是沒問題的

最後補上近期常用的攝影參數

XZ-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拍攝方式 : 微距拍攝
光圈 : F8 (求景深深點)
快門 : 1/160 
ISO : 200
白平衡 : Auto
顏色 : Natural
閃光 : 強制 1/64
測光 : 中央重點測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面這些設定在水下能不動就不要動
曝光值由閃燈的位置和設定來控制

D-200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被攝物在 20 公分內
STTL-low,E/V Control : 8
被攝物超過 20 公分
STTL,E/V Control : 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但上會依據當天實際水況在做調整(陽光,深度,清澈度會有影響)
但把變因降到最少了
所以成功率會好很多很多... 

以上,有興趣加入水底攝影世界的朋友嘗試看看吧